首页 >

洛阳东周王城:参观“天子驾六”车马坑遗址博物馆


来源: 哔哩哔哩

公元前770年,周平王东迁洛邑,修建起东周王城。公元前256年,东周被秦国所灭,先后有二十五位周天子以此为都。新中国成立以后,在洛阳市涧河两岸,发现东周王城遗址和大量东周时期的墓葬。2013年3月5日,洛阳东周王城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——


(资料图片)

2002年7月至2003年3月,在洛阳市中州路与人民路交汇处,配合“河洛文化广场”修建项目时,考古工作者发现东周时期的397座墓葬和18座车马坑遗址。在中区5号车马坑内,发现罕见的六马驾一车遗迹,证明了“天子驾六”的文献记载。2003年10月,在这座车马坑遗址上建立的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。

2023年5月2日中午,我和朋友路过洛阳市中州路,顺便参观周王城“天子驾六”博物馆。在宽阔的王城广场中间,有六匹向前奔跑的骏马,身后拉着一辆方形车舆。走进雕塑下方的入口,来到博物馆的展厅内,这里是以“王城春秋”为主题的东周洛阳文明展。

在过去70多年的考古发掘中,已经基本搞清楚洛阳东周王城的范围和布局。东周王城平面呈正方形,环绕着一圈儿夯土城墙,边长约3000米至4000米。在西南侧的宫殿区内,发现大面积夯土基址,周围分布着粮仓区、作坊区和居住区;在东侧的墓葬区内,发现周王陵、贵族墓葬和平民墓葬。

在东周王城遗址内,曾经发现大量文物,包括铜、铁、玉、石、骨、蚌、陶、玻璃、玛瑙等,分为礼器、车马器、兵器、乐器、装饰品、建筑材料、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等。

1982年,在洛阳市解放路和汉屯路交汇处西北角,发现一座长方形的战国时期青铜器陪葬坑,长约6米,宽约1米,深约11米。在陪葬坑内,出土196件陪葬品,包括130多件青铜器,应该是当时周天子或者高级贵族墓葬的陪葬坑。

2002年,在唐鼎商贸公司工地内编号为C1M7983的墓葬中,出土一件珍贵的青铜马,生动地刻画出马的形象。由此可见,东周人对马的喜好,以及马的重要地位。

参观完基本陈列展览,穿过西侧的通道以后,迎面便是气势恢宏的车马坑遗址。当年,考古发现的大量墓葬和车马坑均已回填,只保留下来西区6号马坑和中区5号车马坑。

在西区6号马坑内,只发现两匹马骨架,头朝南,尾朝北。在类似的马坑内,一般陪葬1—6匹马,大多数马被杀死以后有序放置,也有个别马被捆绑起来活埋的,依次摆放,互不叠压。

在中区5号车马坑内,发现70匹马和26辆车,乃这里目前为止发现规模最大、气势最壮观、车马数量最多的一座东周车马坑遗址。这座车马坑平面呈长方形,长约42米,宽约8米,深约3米。环绕展厅一圈儿,通过文字和图片,介绍车马坑的发掘过程和基本情况。

当年,对中区5号车马坑进行发掘时,事先只勘探到马骨,不知道车辆的存在。从北向南清理,只是寻找马骨,没有注意车辆。木结构车辆长期埋于地下,车辆痕迹和泥土混在一起,颜色相同,很难区分。因此,在车马坑内,很多车辆的上半部分都被考古工作者挖坏了!

在中区5号车马坑南部,有两座东周时期的墓葬,从上向下打破了坑内的车马遗迹,平面呈长方形,面积约15平方米。从东周时期,这里就开始遭到晚期活动的破坏。

除此之外,在中区5号车马坑中部,还有六条现代的污水管道。这些污水管道呈“之”字形,在坑内的车马遗迹之间横冲直撞,让原本气势恢宏的车马坑变得面目全非。

在中区5号车马坑内,车马被分为东西两列,车头朝南,依次摆放。其中,东列12辆,西列14辆,除了西列5号车的车舆为圆形以外,其他车辆的车舆均为横向长方形结构。

这里的70具马骨头朝南,侧身背向车辕对称摆放。在马的头部,有骨裂现象,推测被钝器重击头部昏迷或死亡。在一些车舆的下方,还发现有犬骨,被活体埋入坑,姿态各异,奋力挣扎。

这里的车辆大多为二马驾一车或者四马驾一车,只有西列2号车为六马驾一车,被烘托出独一无二的王者之气。这辆车现存半个车轮和车底部,车轨距离为米,车轴直径米,车轮直径米,车辕长米,车舆底部的长宽分别为米和米。

在中区5号车马坑西南约30米处,曾经勘探发现一座“甲”字形墓,墓道长达68米,应该是周王陵。根据距离判断,中区5号车马坑应该是这座周王陵的陪葬坑,印证了《逸礼·王度记》中的记载:“天子驾六,诸侯驾四,大夫驾三,士驾二,庶人驾一。”

[责任编辑:cqsh]